发布时间:2023-12-11 09:57:13 | 浏览量: 538次
遗赠扶养协议是遗赠人和扶养人之间关于扶养人承担遗赠人的生养死葬的义务,遗赠人的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平等、有偿和互为权利义务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此类协议的生效同于一般的民事协议,在协议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自协议各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公证并不是遗赠扶养协议的生效要件,只是为了提高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因此协议各方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办理公证。
遗赠扶养协议没有公证法律上行吗
一、遗赠扶养协议没有公证法律上行吗?
有效。
遗赠扶养协议的关键内容是遗赠人将自己的财产给予受赠人,受赠人履行扶养的义务。只要遗赠扶养协议符合法律规定,一般自协议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一)遗赠扶养协议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1.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如果遗赠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通过指定监护的方式照顾遗赠人,如果扶养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签署的遗赠扶养协议无效。
2.双方意思表示真实,没有受到胁迫、欺诈。
3.内容合法,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二)遗赠扶养协议注意事项。
1.遗赠人应当具有履行扶养义务的能力,该种能力包括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比如身体健康,行动正常,没有传染性疾病,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2.协议条款要完备,双方的权利义务要明确、具体。
3.遗赠人处分的财产必须是遗赠人个人所有,且无债务。
4.扶养人已婚,或有成年子女与之共同生活的,要征求其配偶及成年子女的意见,并应与其配偶共同为一方,与遗赠人签订协议。
5.协议如设立了担保条款,担保人的意思表示必须要真实,同时还应提供担保人的财产权利证明。
遗赠扶养协议没有公证法律上行吗
二、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需要什么资料?
申办遗赠扶养协议公证,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提交以下证件和材料:
(一)当事人身份证明;
(二)扶养人为组织的,应提交资格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代理人提交授权委托书;
(三)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出具的遗赠人的家庭成员情况证明;
(四)遗赠财产清单和所有权证明;
(五)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或所在单位出具的扶养人的经济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证明;
(六)扶养人有配偶的,应提交其配偶同意订立遗赠协议的书面意见;
(七)遗赠扶养协议;
(八)公证人员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三、遗赠扶养协议公证费是多少?
遗赠扶养协议公证费一般为400元,但是根据不同的情况,可能还涉及下列费用。
1.上门费、如果签订遗赠扶养协议的双方或一方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可以向公证处申请上门办理公证,但是需要支付上门公证服务费用,标准为市内2500元起,市外10000元起。
2.加急费。针对那些情况紧急的申请人,费用标准为200元起。
3.副本费。公证处只有两份公证书,申请人如果需要增加副本,则另行支付副本费20元每本。
4.代书费。如果申请人自己不会写遗赠扶养协议,可以申请公证处代书,另行支付代书费1000元起。
以上就是北京疑难公证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的法律知识,根据上述规定可知,遗赠扶养协议没有公证法律上行吗?这里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遗赠扶养协议不公证也有法律效力,很多人选择公证的原因是为了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通过公证处的审核,也可以确保遗赠扶养协议的合法性、真实性,有利于保障遗赠人的合法权益,也能保障扶养人取得遗赠财产的权利。遗赠扶养协议公证需要什么资料?我们在前文已经告诉大家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可以来咨询北京疑难公证,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专业、有效的解决方案,针对那些行动不便的特殊申请人,我们还可以提供上门公证、加急公证法律咨询服务。
公证处公证流程是指公证处办理公证事项所经过的步骤和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出具公证书四个核心环节,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因公证类型而异,2023年6月司法部已删减116项证明材料简化流程,大大方便了人们办理公证。北京疑难公证结合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为大家整理了如下内容,公证处上班时间,在公证处办理继承
更新时间:2025-08-26浏览量:[list:visits]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截至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遗产继承已成为涉及千万家庭的民生课题。公证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法定程序,既是对财产秩序的守护,亦是对亲情伦理的考验。随着社会老龄化逐年加剧,公证处办理涉及老年人的遗嘱公证、继承公证也将越来越多,在办理继
更新时间:2025-08-24浏览量:[list:visits]第一条为建立北京市公证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维护公证行业执业秩序,促进和保障北京市公证行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公约。第二条 全市公证机构、公证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本公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规范,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利益。第三条 严格执行公证程序,认真履行公证职责
更新时间:2025-08-21浏览量:[list:vis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