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18 11:54:47 | 浏览量: 833次
因为公证可以预防很多纠纷,减少很多的诉讼问题,所以公证行为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的。像是房地产的公证,又或是遗嘱的公证等等,也因为公证的存在让往年纠纷事件处理起来方便得多了。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哪些是法律规定范围内需要公证的,所以下面就让北京疑难公证小编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有关于“法律规定哪些必须公证?公证是什么?见证与公证的区别有哪些?”等相关内容吧。
法律规定哪些必须公证?
根据有关的规定,下列事项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条例的规定须办理公证:
1、使用权的转让、出让、抵押;
2、公开招标;
3、房屋等不动产的买卖、抵押、赠与、继承;
4、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
5、以不动产、机器设备为抵押物的抵押贷款合同;
6、个人存款的继承;
7、股票的继承、赠与以及与股票权益有关的委托,票据拒绝证书;
8、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创立大会及股东大会决议,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9、企业的承包、租赁、拍卖、兼并;
法律规定哪些必须公证
10、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的转让及使用许可;
11、涉外收养和认领亲子;
12、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奖券、彩票的发行及开奖;
13、重大工程项目承包、基建、设计合同;
14、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和当事人约定公证的事项。
公证是什么?
公证是国家的一项法律制度,公证制度是国家司法制度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公证具有国家司法证明的性质。1982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暂行条例》(以下简称《公证暂行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公证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公证暂行条例》第二条规定:“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文书和事实的真实性、合法性,以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身份上、财产上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我国公证具有以下特征:
一、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的一种证明活动,是公证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出具的证明;
二、公证的证明在法律上有特定的效力,其效力强于一般的证明文书的效力;
三、公证的证明文书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接受,其他的证明文书一般不具有这种效力。
法律规定哪些必须公证
见证与公证的区别有哪些?
根据《律师见证遗嘱规则》第三条规定,见证与公证的区别律师为遗嘱作见证是律师按照法定程序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经律师见证证明的遗嘱为律师见证遗嘱。此即“见证遗嘱”,是指律师以律师事务所和见证律师名义,就有关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实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谨慎审查证明的一种律师非诉讼业务活动。
而“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见证以律师的名义进行,经过律师见证的遗嘱效力相当于自书遗嘱,见证律师只能充当证人的身份,从法律属性上看,仍属于“私证”,而公证是由国家公证机构代表国家进行的。见证遗嘱与公证遗嘱法律效力是不同的,“见证”在法律上仅有一般的证据效力,而“公证”则具有法定的证据效力。有些公证文书还被赋予强制执行效力,有些公证证明则成为某些法律行为成立的必要条件。
以上就是关于“法律规定哪些必须公证?公证是什么?见证与公证的区别有哪些?”等相关内容。如果符合上述的必须公证条件的话一定要去及时办理,这也是为了保障大家的权益。而且大家也要知道见证与公证的区别,依法行事。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直接咨询北京疑难公证。
公证处公证流程是指公证处办理公证事项所经过的步骤和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审查和出具公证书四个核心环节,具体步骤和所需材料因公证类型而异,2023年6月司法部已删减116项证明材料简化流程,大大方便了人们办理公证。北京疑难公证结合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为大家整理了如下内容,公证处上班时间,在公证处办理继承
更新时间:2025-08-26浏览量:[list:visits]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当下(截至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遗产继承已成为涉及千万家庭的民生课题。公证制度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规定的法定程序,既是对财产秩序的守护,亦是对亲情伦理的考验。随着社会老龄化逐年加剧,公证处办理涉及老年人的遗嘱公证、继承公证也将越来越多,在办理继
更新时间:2025-08-24浏览量:[list:visits]第一条为建立北京市公证行业自律机制,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维护公证行业执业秩序,促进和保障北京市公证行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公约。第二条 全市公证机构、公证人员应当自觉遵守本公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行业规范,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利益。第三条 严格执行公证程序,认真履行公证职责
更新时间:2025-08-21浏览量:[list:vis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