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3 15:05:10 | 浏览量: 616次
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完善,很多人现在都了解了公证并且会通过公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公证书就是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的诉求开具的司法文书,非常的常见。那么有的人就会问了,公证书到底是啥?公证书能起法律保护吗?有哪些法律效力?其实像这类问题,大家可以咨询像北京疑难公证这样的办事处,对于公证方面的问题,北京疑难公证能给与你完美专业的解答。
公证书是什么
公证书,是指公证处根据当事人申请,依照事实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具有特殊法律效力的司法证明书,是司法文书的一种。是法律界常用的应用写作文体之一。公证书是公证处制作并发给当事人使用的法律文书。公证机构应当按照司法部规定或批准的格式制作公证书。公证书为16开大小,由封面、正文、封底组成。制作公证书应使用中文。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除涉外公证事项外,可使用当地民族通用的文字。根据需要或当事人的要求,公证书可附外文译文。
公证书能起法律保护吗
公证书能起法律保护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
第二条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第五章 公证效力
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第三十七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公证书能起法律保护吗
公证书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1、证据效力。公证的证据效力,是指公证证明的内容具有特殊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7条明确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公证证明在民事诉讼中原则上无须审查则应被采证。
2、使法律行为生效的效力。具体说,即依照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某项法律行为必须进行公证才能产生法律效力的,不履行公证程序,则该项法律行为不能产生法律效力。大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根据法律、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某些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某些法律行为必须办理公证;按照国际惯例、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法律行为非经公证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3、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处可依法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债务人到期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持该债权文书公证书为执行依据,不经过审判程序而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也可大大减轻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工作负担,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相信大家阅读完本篇短文,肯定对公证书相关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公证书能起法律保护吗?公证书当然很强的法律效力,当然能起到法律保护的作用,可以作为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在如今这个法律时代,了解并且掌握基础的法律知识,并将其作为自身强力的保护手段,才是关键。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所立,处分其财产或身后事务的法律行为,并在遗嘱人去世后才生效。没有公证的遗嘱,一般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这些形式的遗嘱中,都要求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自书遗嘱要求遗嘱人亲笔书写,注明年、月、日,其他形式的遗嘱要求具有两个见证人见证
更新时间:2025-04-30浏览量:25遗嘱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无论何种形式的遗嘱,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否则无效,同时法律也规定,办理何种遗嘱,由遗嘱人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遗嘱人家庭成员关系复杂,建议办理公证遗嘱,反之,可以通过简便方式办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因为遗嘱
更新时间:2025-04-28浏览量:37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自被继承人死亡时,被继承人的财产就转化为其遗产,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那么他的遗产将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所有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继承人之间一致同意不均等分割时除外。自被继承人死亡时起,被继承人的遗产就转化为所有继承人的共有财产,所有共有人必
更新时间:2025-04-27浏览量: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