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5 21:42:16 | 浏览量: 946次
在我国法律里,抵押是一个很好的担保方式,这可以让债权保证实现,对于双方当事人来说都是一种更加安心的方式。而公证抵押登记也起到的是同样的作用,能够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权益和义务。不过很多人并不了解公证抵押登记法律效力方面的问题,所以下面就让北京疑难公证小编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公证抵押登记法律效力有什么区别?公证法律效力提现在哪?公证房产抵押的有没有法律效力?”等相关内容吧。
公证抵押登记法律效力有什么区别?
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对抵押登记的法律效力,我国法律兼采生效要件主义与对抗要件主义。生效要件主义即非经登记,当事人订立的抵押合同不能生效。
《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以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包括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乡镇和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林木、航空器和车辆船舶、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反过来讲,如未就作为抵押物的以上财产进行登记,抵押合同便不能生效。
公证抵押登记法律效力
公证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哪里?
1、证据效力是指公证书是一种可靠的证据,具有证明公证对象真实、合法的证明力,可直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经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对于同一事项,其他证明与公证书不一致的,以公证书为准;非依法定程序不得撤销、变更公证证明;对于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书或者裁定书中予以说明,并告之原公证机构。
2、强制执行效力是指公证机构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不再经过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公证暂行条例》第四条第十款规定:(公证机构)对于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认为无疑义,在该文书上证明有强制执行效力。公证的强制执行效力是法律赋予公证机构的特殊职能,是法律强制性在公证活动中的体现,对充分发挥公证职能,规范和及时调整民事、经济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公证抵押登记法律效力
公证房产抵押的有没有法律效力?
公证书有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条 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
第五章 公证效力第三十六条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第三十七条 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前款规定的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构。
以上就是关于“公证抵押登记法律效力有什么区别?公证法律效力体现在哪?公证房产抵押的有没有法律效力?”等相关内容,如果需要公证的话一定要看清楚上面的内容哦,最后如果小伙伴们还有什么不清楚的问题的话,可以直接去咨询北京疑难公证。
遗嘱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无论何种形式的遗嘱,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否则无效,同时法律也规定,办理何种遗嘱,由遗嘱人根据自身情况决定,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遗嘱人家庭成员关系复杂,建议办理公证遗嘱,反之,可以通过简便方式办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因为遗嘱
更新时间:2025-04-28浏览量:18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自被继承人死亡时,被继承人的财产就转化为其遗产,如果被继承人没有遗嘱,那么他的遗产将由其法定继承人依法继承,所有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当均等,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继承人之间一致同意不均等分割时除外。自被继承人死亡时起,被继承人的遗产就转化为所有继承人的共有财产,所有共有人必
更新时间:2025-04-27浏览量:33签订协议的目的就是将协议当事人达成的约定采用文字固定下来,明确协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有利于预防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协议的生效条件,认为自己私下签订的协议,没用公证,没有法律效力,甚至很多人认为,签订协议的时候必须本人到场签订,不能委托他人代为签订。关于个人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我们
更新时间:2025-04-09浏览量:100